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树立梦想,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今年25岁来自东北平原,朴实、爽快、热情的东北小伙王刚利,是广州保安服务公司一中队一分队代理分队长,也是广州10余万名保安中的一员,在他的心里埋藏着一个美丽的梦,也正是这个美丽的梦,让他成为了保安队里的“小名人”。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全国成人高校自考,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大学梦,同时把所学到的法律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在保安队里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享有“保安小律师”的美誉。
人生最大的遗憾
王刚利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爷爷和奶奶都年事已高,家里一共兄弟3人,在家中他排行老二。2006年的夏天,小周考入了镇高中,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乡亲们都羡慕他、赞许他,可小周却心如刀割。高中学费每年就要2000多元,家里全年的收入还不到5000元,2000多元的学费对于一个7口之家来说那可是半年多的生活费。小周从双亲期盼的眼神中读懂了家人的心思。为了能尽早撑起贫困的家,小周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放弃了继续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选择了提前就业。“那一晚,我看着录取通知书,久久不能入睡,独自走到村头的大树下,默默流泪,我清楚,夸生夸世的大学梦也许再也不能实现了,没能上大学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王刚利回忆说。
2005年12月,周利刚光荣参军,那时他就想参军后报考军校,用积攒的补贴上大学。小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被选送到了野战部队。当问其为什么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呢”时,小周则激动而骄傲地说:“野战部队是我国军队中的主力部队,那可都是中国的王牌部队呀!”不时拿出照片怀念起当年的风采。随后,小周一边遗憾地叹着气一边继续说道:“王牌部队将来是要冲在最前的,我们肩负着保卫国家的神圣使命,所以训练比较多而且十分艰苦,没有什么时间看书、复习,这是我第二次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
我热爱保安工作
2009年年底从部队退伍后,在经历了油漆工、修路工等不同职业后,习惯了军旅生活的小周,2009年为自己重新定位,南下来到了广州,选择了保安工作。当走进培训基地大院时,小周看到了身着迷彩服正在操练的保安新学员们,他仿佛又回到了军营。4听到嘹亮的‘一、二、三、四’口令声,我为之振奋,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职业。”
“王刚利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有他在,我们真的是很放心”,这是国华电力股份公司广州热电分公司领导对王刚利的评价。2010年10月的一天晚上,王刚利和往常一样去接岗,当他走到半道儿不经意地抬头肘,发现高达243米的烟囱顶部警报指示灯没有闪烁,经仔细观察后,按热电分公司紧急情况汇报流程及时向发电机组运行值长作了报告,值长说:“这事你们保安还管?…这是我们的职责。”小周认真地回答井解释:“因为当警报指示灯在夜间不闪烁时,空中的飞行物(飞机)就发现不了障碍物,可能会发生碰撞,后果不堪设想。”客户单位领导听了小周的话高兴地称赞道:“小事看大,细节品人。”
2011年在驻国华电力股份公司广州热电分公司保安队工作期间,王刚利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多次受到客户单位领导的好评。仅2010年他一个人平均每月发现各类安全隐患20余起,全年200余起,值勤期间查扣各类伪造、变造证件18次,认真履行了首都保安的职责,确保了客户单位的安垒万无一失。2010年年底客户单位领导特奖励小周个人1000元奖金,在当时,这可是在分公司内受到客户单位单方面奖励展高的一次,他用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在平凡的岗位上为
从梦想变为现实
“上大学这美好的梦想,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增添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王刚利已经从普通的保安员成长为代理分队长。这幺多年过去了,已经成为基层管理人员的小周,心里还是念念不忘上大学的念头。王刚利琢磨着,保安日常工作与法律相关知识密不可分,做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不学习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是不行的,于是,2010年他报考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上大学的希望之火被重新点燃。
然而,事情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对于一个参加工作已经很久没有动过书本的人来说,那更是难上加难。做为一名代理分队长,他要带领全体保安员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保障驻勤单位的安全,又要维护保安队伍内部的稳定,日常工作非常琐碎而忙碌,可对于小周来说,时间是拼命挤出来的。当别人在休息时他在看书,别人在看电视时他在翻阅资料,其他人人睡时他仍然在挑灯夜战复习功课。业余休息时间更是倍加珍惜,还常常求师辅学。
其实小周所在的分队里,他并不孤单,小周的队友陈寿德同样也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考上了高中后主动放弃了学业,没能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陈发现周队长一个人躲在宿舍里看书,他惊奇地发现书上写着“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字样.小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了问周队长:“我可以报考吗?”“当然可以呀!”间队长干脆利落的回答使小陈激动不已。在周利刚的带动和帮助下,小陈也报考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最为巧合的是、周利刚和陈寿德俩人都是同一位导师的门徒,小陈笑着说道:“我们俩还是师兄弟呢。”
平日里一有时间俩人就一起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分析报纸上的一个个案例,相互交换对案例的理解和学习心得。他俩还经常“私设公堂”,社会上焦点案件为案例,模拟法庭,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出辩护方和公诉方,进行辩论。“法庭”上控辩双方小周和小陈,用平日积累的法律知识进行激烈舌战,通过对案例的辩论,加深了俩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熟悉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达到共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高校自考使小周和小陈相识,成为了“师兄弟”,成为了良友,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携手共进,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大学梦。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13门,目前小周已经通过了3门。2010年小周和小陈双双光荣地成为亚运安保人员,直接参加了亚运安保的工作,在紧张繁忙的上作中,复习的时间少之叉少,2010年他俩报考的科目都没能通过,其中小周有一科仅差1分,小周和小陈谈道:“没关系,亚运会是国家的大事,至于考试嘛,来年再努力!”在工作和学习之间,周利刚将两者有机结台,把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在分队里广泛开展法律教育工作。在检查工作中小周经常将发现的问题用案例的形式灌输给保安员,提高了保安员值勤期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保安员对《新劳动法》的一些内容不太了解,产生了误解,小周都会及时找到保安员谈心,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正确的解析,解除了保安员的不解,使保安员能更加安心地工作,确保了队伍内部的稳定。
人称“保安小律师”
保全服务部一中队一分队为提高保安员的法律知识和增强守法意识,每天都组织保安员收看《法制进行时》节目,王刚利发现<法制进行时》节目里每次都有很多的案例,如果看后将每个案例再分析和讲解,更有助于大家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想到不如做到,小周开始尝试着进行。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小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全面,有时被保安员反问得无言作答,困难就是动力,小周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了确保分析得对,讲解得正确,每次他都提前准备好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资料,确保准确性。“我这人很笨,要不是这些兄弟一起帮我,给我挑问题,我的法律知识不会掌握得那么快!”小周风趣地谈道。
现在,周利刚在一中队享有4保安小律师”的美誉。他的努力与回报向人们证明了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重.无论是否会实现,追梦的旅程才是最大的收获。